急性腸胃炎又拉又吐好不舒服怎麼辦?你可能是感染了諾羅病毒!
2025-03-19

急性腸胃炎可以說是最常見的消化道疾病,但出現的時候總讓人措手不及。急性腸胃炎一年四季皆可能流行,且基本上任何年齡層都有感染腸胃炎的可能;其中,具有高度傳染力、只要一點點病毒量就可以導致集體感染的諾羅病毒,更是秋冬之際引起急性病毒性腸胃炎最活耀的病毒。要怎麼分辨自己是細菌性還是病毒型腸胃炎、感染諾羅病毒要幾天才會好、要怎麼預防諾羅病毒上身?本篇將針對常見諾羅病毒的問題一一說明。
病毒性腸胃炎?細菌性腸胃炎?兩大類型大不相同
一般人通常都會認為腸胃炎是吃了不乾淨的食物造成的,但其實並不然,引發急性腸胃炎依致病源可以簡單分為病毒性和細菌性兩大類。雖然症狀通常都是以腹瀉和嘔吐為主,但此兩大類型在治療方式以及影響身體的程度並不盡相同。
-病毒性腸胃炎:
- 也就是俗稱的腸胃型感冒,主要症狀是腹瀉、腹痛、嘔吐,以及類似流感的發燒與肌肉痠痛、倦怠等症狀,但整體症狀較輕,影響天數也短(2-3天)。
- 常見的致病來源是輪狀病毒、諾羅病毒及腺病毒,治療方式以支持性療法為主。
- 一年四季都會發生,但冬季到初春是最好發的季節。
-細菌性腸胃炎:
- 除了會有腹瀉、腹痛、噁心嘔吐以外,嚴重的會有解黏液便、解血便等症狀,一般而言,細菌性腸胃炎症狀較為嚴重,影響天數較長(5-10天)。
- 常見的致病來源有大腸桿菌、沙門氏菌、金黃色葡萄球菌等,治療方式以抗生素為主。
- 一年四季都會發生,但夏天是最好發的季節。

突然又吐又拉怎麼了?諾羅病病毒六大識別症狀
諾羅病毒(Norovirus)是造成急性腸胃炎最常見的病毒之一,主要症狀為嘔吐、肚子痛,又稱「冬季嘔吐病毒」。因為其具高度傳染性,傳播速度非常快,在冬季容易大規模引發爆發,尤其是在幼兒園、學校、醫院、安養機構等人口密集場所,更容易導致集體感染事件。
常見的諾羅病毒症狀有以下六大症狀:
1.拉肚子(腹瀉、水便)
2.噁心感、嘔吐
3.腹部絞痛、脹氣
4.發燒、畏寒
5.肌肉痠痛
6.倦怠容易累
諾羅病毒好發族群不分年齡,且感染通常不會留下後遺症,但其頻繁的上吐下瀉很容易造成有脫水、甚至死亡的風險,因此若有嬰幼兒、老人、免疫功能不良等族群感染諾羅病毒,需要特別注意補充水分與電解質。如有出現排尿量減少、口乾舌燥、站起身時感到暈眩等症狀,則是身體脫水的危險徵兆。

具高傳染力,一人感染諾羅全家皆可能中鏢
諾羅病毒的傳染途徑為「糞口接觸」,常見的諾羅病毒傳染途徑包含:
- 吃下被諾羅病毒污染的食物或飲水。
- 接觸被諾羅病毒污染的物體表面,再碰觸自己的嘴、鼻或眼睛黏膜。
- 與病人密切接觸,或吸入病人嘔吐物及排泄物所產生的飛沫。
只需極少的病毒量及可傳播,再加上諾羅病毒又能長時間存活於患者的嘔吐物及糞便中,很容易因為接觸到飲食或手摸到病毒造成感染,所以常有一人得病、全家遭殃的情況發生。也由於諾羅病毒有高度的傳播能力,在學校、醫院、照護機構等人口稠密的場所,都有可能發生大規模的群聚感染。所幸此病毒引起的急性腸胃炎一般來的快好的也快,病程約2-3天,但需注意的是,被感染的人在出現症狀到恢復後至少三天內都具有傳染性。
感染諾羅病毒時的五大飲食注意事項
目前感染諾羅病毒並沒有一個特效藥物可以治療,都會是以症狀治療、避免脫水的支持性療法為主,但是諾羅病毒造成的腸胃炎會有腹瀉、嘔吐等不適狀況,讓人擔心會吃什麼拉什麼,因此乾脆斷食什麼都不吃,但是「腸胃炎時什麼都不吃,反而可能有脫水、低血糖的危險性」。
一般會建議,若腸胃道症狀嚴重,可先禁食6-8小時,並臥床休息,使腸蠕動減緩、腹瀉症狀減輕,等症狀減輕時,正確的飲食法是給予清淡的食物,少量多餐,並補充水分、電解質,避免加重拉肚子、嘔吐症狀,並且同時維持體力、避免身體脫水。以下整理出感染諾羅病毒時的五大飲食注意事項:
1.補充水分、電解質:
腸胃炎造成的腹瀉以及嘔吐會使血中鉀離子及鈉離子過低、身體出現脫水的狀況,因此需要補充足量的水以及電解質避免身體失衡。一般人會選擇購買運動飲料,不過需要注意的是,運動飲料會有電解質含量不足、糖分超標的問題,可能會導致腹瀉變得更嚴重;首選會建議選擇至藥局購買專門的口服電解質。
2.少量多餐:
2.少量多餐:
當腸胃受損時,任何食物都可能引發刺激導致腹瀉,但如果一直都不進食也會導致身體營養不足、不利腸胃道細胞的修復,因此若腸胃炎症狀較緩解之後,進食方式是改為少量多餐、減少腸胃刺激,把一天3餐分成一天6餐來吃,之後再根據症狀的改善情形和食慾來逐漸增加份量。
3.清淡飲食:
3.清淡飲食:
清淡飲食指的是以蒸煮、低油烹調,清淡簡單調味為原則的均衡飲食,例如稀飯、吐司、薄米湯、好消化的蒸魚肉、蒸雞胸肉、水煮蛋、茶葉蛋、含鉀豐富的香蕉、番茄等。許多人常誤以為清淡指的只有白色食物,而不吃其他五大類的食物,但清淡飲食並不代表只吃特定幾種食物,重點反而是在於,要選擇接近原型且烹調清淡的食物,透過多元營養幫助病情及早恢復。
4.避開高油、高纖食物:
4.避開高油、高纖食物:
諾羅病毒造成的急性腸胃炎通常3天內就可以恢復,但即使症狀好轉,飲食還是需要以清淡為主,吃太油或高纖食物反而容易拉肚子。纖維含量過多的食物會促進腸胃蠕動,會使腹瀉情況加重,而煎炸、油膩的食物也因其不好消化,會造成腸胃負擔。
5.補充益生菌:
5.補充益生菌:
益生菌有助於維持腸道菌群平衡,對腸胃恢復有良好效果,且幫助縮短病程,因此在感染期間及痊癒後,建議可以額外加強益生菌的補充,幫助恢復消化道菌叢的健康。

防治諾羅病毒五大要點
諾羅病毒傳染力非常強,只需極少的病毒量便可傳播,常常遇到的案例是家中一人確診後,其他家人接連被傳染,因此如果家中已經有出現一位感染者,其他同住家人務必要警覺,採取以下措施以遠離諾羅病毒的肆虐:
1.酒精殺不死,應使用肥皂勤洗手:

防治諾羅病毒五大要點
諾羅病毒傳染力非常強,只需極少的病毒量便可傳播,常常遇到的案例是家中一人確診後,其他家人接連被傳染,因此如果家中已經有出現一位感染者,其他同住家人務必要警覺,採取以下措施以遠離諾羅病毒的肆虐:
1.酒精殺不死,應使用肥皂勤洗手:
諾羅病毒對於酒精類的消毒劑具有很強的抵抗能力,因此酒精、乾洗手液等消毒產品,都無法有效殺死諾羅病毒!真正能夠預防諾羅病毒的方法就是,如廁之後、煮飯與用餐之前,都應使用肥皂與洗手乳正確洗手。
2.使用公筷母匙、餐具餐盤分開使用:
2.使用公筷母匙、餐具餐盤分開使用:
諾羅病毒主要透過糞口傳染,吃下被諾羅病毒污染的食物或飲水都有被傳染的風險,因此感染者需單獨自己用一份餐具,且盡量不共食,減少與人的接觸;與他人共食使用則應使用公筷母匙,才能有效降低感染風險。
3. 避免生食、食材要澈底加熱煮熟:
3. 避免生食、食材要澈底加熱煮熟:
用餐時需徹底清洗並以熟食為主,並避免生食貝類產品(如如青蚵、生蠔),因貝類等水產品具有濃縮病毒之能力,若生食來自於受污染水域的水產品,有可能造成諾羅病毒。
4. 正確使用稀釋漂白水消毒環境:
4. 正確使用稀釋漂白水消毒環境:
由於酒精性消毒劑對引起諾羅病毒的殺滅效果不佳,若要預防諾羅病毒的感染,則須使用1000ppm(200c.c.漂白水+10公升清水)的稀釋漂白水進行環境之消毒,並於消毒後停留30分鐘,再使用清水擦拭。若需清潔嘔吐物及排泄物,則會建議使用5000ppm漂白水(1000cc漂白水+10公升清水)。
5.配戴口罩、手套清潔穢物:
5.配戴口罩、手套清潔穢物:
不論清潔嘔吐物、排泄物,清潔者的口罩、手套一定要準備好。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表示:「與感染患者交談不一定會被傳染,因為口水病毒量沒那麼多,但反觀病毒量反而在嘔吐物、排泄物上比較多,因此需要戴手套防止沾染病毒,戴口罩避免吸入病毒。」

參考資料來源:

參考資料來源: